热门词:恒温培养箱马弗炉|网站首页|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产品分类展示

生化培养箱

霉菌培养箱

恒温恒湿培养箱

光照培养箱

人工气候箱

二氧化碳培养箱

多功能二氧化碳培养箱

电热恒温培养箱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鼓风干燥箱

立式鼓风干燥箱

高温鼓风干燥箱

真空干燥箱

数显真空度干燥箱

热空气消毒箱/干烤灭菌器

干燥培养两用箱

电热恒温水槽

电热恒温水浴锅

低温恒温槽

电热恒温加热板

一体式马弗炉

气浴恒温振荡器

恒温振荡器

低温培养箱

恒温恒湿箱(专业型)

厌氧培养箱

冷阱

精密鼓风干燥箱

远红外干燥箱

箱式电阻炉

陶瓷纤维马弗炉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

高低温(交变)试验箱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培养摇床

数显石墨加热板

水浴恒温振荡器

恒温恒湿称重系统

熔喷布烘箱

联系我们

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电话:021-80158181-103

传真:021-58582778-8002

QQ:123417331

E-MAIL:jiangjinhong@zhetu.cn

手机:1732119880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瑞庆路528号18幢(张江高科现代医疗器械园)

您现在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杨树根系真菌互作体系构建方法
发布时间:2021-05-24   点击次数:675次

 

       杨树 (Populus) 是重要的造林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础生物学性状的模式材料。此外杨树可与多种真菌 (外生菌根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类群建立共生关系。目前,在杨树-真菌互作体系中,通过构建杨树-双色蜡蘑 (Laccaria bicolor) 和卷缘桩菇 (Paxillus involutus) 互惠共生提高杨树非生物胁迫能力的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多项突破,而关于杨树-根系内生真菌互作的研究较少。我们构建了杨树-根系真菌悉生共生体系,为揭示树木和根系真菌之间互惠共生机制提供理想模型。该体系能够基于不同目的使用不同培养容器来研究真菌对树木的影响,这在现有的树木-外生菌根共生体系中很少见。构建杨树-真菌互作体系是研究一系列如共生真菌侵染结构观察、互作转录组研究等生物学问题的关键,并且有助于加深理解共生真菌对林木表型和生理代谢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实验步骤

 

一、真菌材料的准备

 

1.菌饼接种剂准备

 

       1.PDA培养基灭菌后取出,室温下放置,待培养基温度约45 °C后,倒入15 ml PDA培养基至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待培养基凝固后(约1 h后),进行接种处理。

 

       2使用接种针从纯培养真菌菌落边缘挑取菌块,接种至PDA固体培养基表面,置于培养箱26 °C黑暗条件下培养。

 

       3.待培养7 d后,自菌落边缘使用打孔器 (直径7 mm) 取菌饼作接种剂。

 

二、杨树幼苗无性系组培扩繁

 

1.杨树无性系组培苗生根培养和继代繁殖

 

       采用组培快繁的方法在短期内获得优质杨树无菌幼苗。以美洲黑杨杂交优良无性系NL895杨 (Populus deltoides×P. euramericana cv. ‘Nanlin895’,NL895) 和毛白杨 (P. tomentosa) 为例。

 

       1.超净工作台紫外消毒后,将杨树组培苗幼茎 (带叶片)剪断,高度约为2 cm,转接至改良MS (秦媛,2017) 生根培养基 (配方见表1)中,使组培苗直立,并尽量避免叶片碰到培养基,每个组培瓶扦插3-4株幼茎,盖上组培瓶盖。转移到组培室中,保持温度25 °C,湿度60 %,设置光周期12 h (光照强度为20, 000 Lx)。

 

       2.幼苗生根培养3周左右,苗高达到5-6 cm后,将组培苗取出进行继代繁殖。操作步骤同上。然后选取根系大小、发达程度和株高 (5-6 cm)较一致的无菌幼苗,进行共培养接种实验。

 

三、杨树无菌幼苗-根系真菌互作体系构建

 

1.大培养皿共培养体系

 

       1.超净工作台紫外消毒后,无菌大培养皿 (直径150 mm)中倒入100 ml杨树-真菌共培养培养基,使培养基在大培养皿中凝固后呈斜面 (如图1所示)。

 

       2.将挑选的根系和株高较为均一的杨树无菌幼苗用镊子轻轻取出,用无菌水小心洗除幼苗根部的琼脂,转接至大培养皿共培养基表面,每皿3株幼苗。使无菌苗根系贴附于共培养培养基表面,地上部分放置于不含共培养基的一侧 (如图1所示),用封口膜进行密封,防止污染。然后转移至70L光照培养箱中,25 °C,设置光周期12 h (光照强度为20, 000 Lx),培养7 d。

 

       3.待培养7 d后,将步骤一中获得的菌饼接种剂,随机挑取5个均匀转接至根系周围 (菌饼距皿壁约1.5 cm,如图1所示),对照组接种无菌PDA琼脂块,用封口膜进行密封,防止污染。再次转移至光照培养箱中,25 °C,设置光周期12 h (光照强度为20, 000Lx),继续培养。根据自身实验要求设计共培养时间,然后取样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

 

2.大试管共培养体系

 

超净工作台紫外消毒后,无菌玻璃大试管 (直径25 mm,长度240 mm,瓶口带透气硅胶塞)中倒入60 ml杨树-真菌共培养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待用。将步骤二挑选的根系和株高较为均一的杨树无菌幼苗用镊子轻轻取出,放入装有无菌水的玻璃大培养皿中,小心洗除根部的琼脂,并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份后,转接至大试管共培养培养基表面,并使无菌苗根系贴附于共培养培养基表面 (如图2所示)。大试管瓶口用透气硅胶塞封口,并在透气硅胶塞上盖一层锡箔纸,再用塑料保鲜膜进行密封,防止污染。而后,转移至70L光照培养箱中,25 °C,设置光周期12 h (光照强度为20,000 Lx),培养7 d。待培养7 d后,接种真菌菌株,每株无菌幼苗仅接种1个菌饼。

 

注:大培养皿体系主要目的是用于直观的观测根系内生菌对树木根系的促生作用,而大试管体系的目的是使根系内生菌*侵染根系后可用于盆栽试验 (耐盐、耐旱等)。

 

从大培养皿杨树 (NL895杨)-真菌共培养体系和培养21天后的NL895杨生长状态能看出该菌株能够显著促进NL895杨根系的生长发育,培养7天后的毛白杨生长状态,可以看出该菌株可以显著提高毛白杨的钾离子吸收,这些就是树根系真菌互作体系构建方法,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联系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分享到: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收缩
  • QQ咨询

  • 微信咨询
  • 电话

  • 021-80158181-103
  • 17321198802
    (微信同号)
  • 在线留言

化工仪器网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