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恒温水槽(如TDK系列)以高精度控温、耐腐蚀材质和智能安全设计为核心,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酶促反应、PCR扩增等实验。
1.安装与通电
放置环境:需置于水平、干燥的实验台,远离电磁干扰源(如离心机),确保环境温度波动较小(如室内恒温25℃左右)。
电源要求:使用三芯电源线接地,避免漏电风险,电压需符合设备标识(如220V±10%)。
2.液体介质选择
常规实验:使用蒸馏水或纯水,避免硬水结垢(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加热效率下降)。
高温实验:如需加热至85℃以上,可添加少量甘油降低沸点,防止液体剧烈沸腾。
低温实验:若需低温环境(如15℃以下),需选配制冷模块,介质可选用无水乙醇或乙二醇。
3.水位与循环系统
水位要求:液面需高于加热管(约3-5cm),避免干烧导致设备损坏。
循环泵连接:用软管连接进出液口,确保液体循环均匀(可通过触摸水槽边缘感知温度一致性)。
1.温度设定
操作步骤:
PID参数:设备默认参数已优化,无需频繁调整;如需快速升降温(如PCR实验),可联系工程师调整参数。
按下“SET"键进入设定模式,屏幕显示当前设定温度。
按“▲/▼"键调整温度(如细胞培养设为37℃,酶促反应设为25℃),范围通常为室温+5℃至100℃(低温型可至-20℃)。
2.温度校准
校准方法:
用标准温度计测量槽内实际温度,对比显示值。
校准后需重新启动设备,确保温度稳定。
1.细胞培养
参数设置:37℃±0.1℃,循环泵开启(确保培养基温度均匀)。
操作要点:
将培养瓶/皿放入水槽,避免频繁开盖(温度波动可能导致细胞状态异常)。
长期实验需定期补充少量水,防止蒸发导致盐浓度变化。
2.酶促反应
温度梯度实验:设置不同温度(如20℃、30℃、40℃),记录酶活性变化。
反应容器:使用带盖EP管或96孔板,减少蒸发和污染。
3.PCR扩增
预变性阶段:95℃维持5分钟,需单独配置高温水浴。
退火/延伸阶段:通过外循环接口连接PCR仪,实现温度快速切换(减少非特异性扩增)。
1.日常维护
清洁:每月用弱酸性溶液(如柠檬酸)浸泡水槽,去除水垢;循环泵每季度检查密封性。
校准:每半年用标准温度计校准一次,确保温度准确性。
2.故障处理
超温报警:检查循环泵是否堵塞(如生物膜沉积),清洗管路并更换导热油。
温度波动大:检查PID参数是否合理,或联系工程师更换传感器。
3.长期停用
排空水槽,用酒精擦拭内壁,套防尘罩存放于干燥环境(避免潮湿导致设备生锈)。
生物安全:处理感染性样本时,需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废水需灭菌处理。
废弃物管理:含生物材料的废液需高压灭菌,金属部件按危废处理。
通过规范操作,电热恒温水槽可稳定控制实验温度,显著提升实验重复性(如细胞存活率≥95%、酶活性RSD≤5%),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可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