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Curtobacterium Yamada et a1.,1972) 在幼龄培养物中细胞呈小、短及不规则的杆菌,0.4~0.6μm×0.6~3.0μm。老培养物变成类球状。单个,有时成对排列,常以V字形,但没有分支。革兰氏阳性,但老细胞易褪色。以周毛运动。不生孢。不抗酸。无异染粒。严格好氧。在营养琼脂上菌落光滑、凸起、通常黄色或橙色。化能异养菌,营养要求不特别严格,呼吸代谢。从葡萄糖和一些其他糖产少量酸。接触酶阳性。MAX适生长温度25~30℃。出现于植物、土壤和油田;萎蔫短小杆菌(C.flaccumfaciens)是植物致病菌。 模式种:柠檬色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 citreum)。
中文名称:小短杆菌属
拉丁名称:Brachybacterium sp.
来源历史:←自行分离
收藏时间:2017/10/16
原始编号:X2-4
原产国:中国
资源归类编码:15131538101
模式菌株:模式菌株(新种)
主要用途:研究
特征特性:TSA培养基,电热恒温培养箱28℃培养72 h,菌落土黄色,圆形,凸起,不透明,边缘整齐。菌体呈球状,0.5-0.9 μm,单个或成对排列,革兰氏阳性。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培养基编号:CM0847
培养基名称: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CAIQ0701)
培养基成分:胰蛋白胨 15.0g,大豆胨 5.0g,氯化钠 5.0g,琼脂 13.0 g,蒸馏水 1.0L,pH7.3±0.2。
培养温度:电热恒温培养箱28℃
需氧类型:好氧
分离基物:普洱茶(渥堆,已翻堆1次)
采集地:云南勐海
保存方法:-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提供形式:冻干物